【新视野】如何增强教学的开放性
来源:中国教育报     时间:2023-03-31 09:18:24


【资料图】

(图一)

近年来,中高考各科“结构不良”的试题越来越多,引起师生的关注。教育语境特别是考试命题语境下的“结构不良”,是一个有着专业内涵的词语。所谓“结构不良”,不是指命题本身有什么错误或者不恰当的地方,而是指它没有明确的结构或解决途径。“结构不良”的试题往往具有所给条件模糊或不全、具有多种解决方法、答案不唯一等特点。解决“结构不良”问题的过程,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,因而成为中考、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。

与“结构不良”相对应的是更强的开放性。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评析2022年高考全国卷命题时指出:“创新结构不良问题设计,有效增强试题的开放性”“命题中更加注重考查思维过程,增强试题的开放程度,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、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,激发学生创新意识,引导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、总结答题套路等固化的复习备考模式。”“结构不良”的、开放性的命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开放性思维,从简单的记忆、理解、应用走向评价、分析和创造,能活学活用知识,找到合适的工具和路径解决实际问题。

解决开放性问题需要开放性思维。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又从何而来?每个人的思维特性固然受先天因素影响,但更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来培养。很显然,填鸭式、满堂灌、机械刷题的教与学很难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开放性思维。换言之,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,需要增强日常教学的开放性。“开放性命题—开放性思维—开放性教学”这样的逻辑链条,正是考试评价引导教学的功能的体现。

如何增强教学的开放性?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。

开放性的教学,应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间

长期以来,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有种不好的倾向,那就是重预设轻生成。好课往往是“设计”出来的。我们不否认教学设计的重要性,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,不应试图把课堂上的所有可能性都设计进去,要给课堂上不可预见的生成和“意外”留出空间。有些教师,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小组合作、自主探究等环节,但是要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,学生的思考仅停留在浅表层面,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还是教师的“一言堂”;要么通过“引导”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圈定在某个狭小范围,学生的问题稍超出教学预设轨道立马叫停。这样的结果就是,看似开放的教学环节,只是表面上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,活跃了课堂气氛,对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没有多大帮助。

教师为何放不开手脚?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不放心,怀疑学生的学习能力,担心教师教得少了、讲得少了,学生就会学不好。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认为:“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依靠学生的学习能力,这几乎是教育学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。教育学所有成功的秘密都在于此。教师要学会一点一滴地去发现、去欣赏学生的学习能力,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。”余文森进而指出:“独立是一种习惯,依赖也会成为习惯。依赖的习惯一旦形成,学习能力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。”从这个角度看,教师“喂养式”“填鸭式”教学,看似认真负责、关心备至,实则是害了学生,长此以往,学生遇到一些面孔陌生的开放性问题,就不知从何下手了。

另一个原因,也可能有部分教师不太自信,觉得万一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,被晾在讲台上,岂不是很没面子?这种顾虑其实大可不必。韩愈《师说》有云:“孔子曰:三人行,则必有我师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……”在新时代,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、引导者和共同学习者。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,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加多元,思维也更加发散和灵活,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教师没想到、一时无法解答,这再正常不过了。

从某种意义上讲,学会提问、发现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。在数学上,提出猜想的都是顶级的数学家。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,为学生爱问善问,能提出有新意、高质量的问题而感到高兴。

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需要开放性的教学方式。教师要立足教材而不囿于教材,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,在教学中创新学科应用情境。课堂时间有限,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重要性,才能合理分配时间,把时间花在刀刃上。受时间所限,很多教师把开放性的、拓展延伸的内容留给学生课后去思考,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,但一定要有督促及评价机制(比如在下一节课上花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),否则就可能教师布置了,学生“一听了之”,课上完大家都忘了,没有下文,这样的拓展延伸形同虚设。

开放性的教学,应创设更多开放性的学习任务

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,是新课改的历史使命。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,需要创设更丰富的、开放性的学习任务,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取更多“程序性知识”,即“关于如何做某事”的知识,包括技能、算法、技术和方法等,得到思维的锻炼。

开放性的学习任务,往往不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。笔者听过南通市教科院数学特级教师符永平讲的两堂课,印象非常深刻。其中一堂课,他设置了一个情境:一个长5米的梯子,顶端点A在墙OM上可上下滑动,底端B在水平地面ON上可左右移动,滑动过程中△ABO始终存在(图一)。请你设定∠α的度数,并设计要求解的问题。这个学习任务与常见的题目要求正好反过来了,学生们由易到难、由近及远,设计的问题越来越多。符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,通过线段延长,将几何图形与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函数结合起来,学生们的思维再次被打开,依据此题干,学生最后总共提出了36个可求解的问题。另一堂课上,符老师还让学生自己编教材、小组之间互相出题。要完成这些打破常规的学习任务,就需要具备创造性、开放性的思维。

开放性的学习任务,更注重过程性评价。开放性的学习任务,更强调解决未知的问题,在此过程中,学生如何调用已学知识,如何主动查阅资料、向他人请教,遇到问题如何反思和调整方案、策略,等等,这个过程中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考及处理方式。据清华附中原校长王殿军介绍,清华附中开设了五六个“高研实验室”,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平台,让他们和教师共同参与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。这些学生“折腾”几个月,最后未必能取得什么成果,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,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,创造力和科学素养得到很大提升,而这些方面的收获,只能通过过程性评价才能发现。

开放性的学习任务,要求优化作业设计。开放性的学习任务,应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,传统刷题、做试卷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。因此,教师应该创新思路,优化作业设计,作业的类型和方式应该更加多元,比如: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,进行科学小实验或小课题研究,创意设计并制作一件作品,写一篇书评、影评、画评或观后感……这些都可以成为作业。即使是刷题式的作业,在题目设计上也可以更加突出开放性要求,比如多出“结构不良”的题目,比如明确要求“一题多解”。

开放性的教学,应打开面向社会的大门,扩展教学资源

当下的高考和中考,为何猜题押题越来越难、题海战术的“时间效益比”不断降低?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试题取材范围越来越宽泛、试题情境越来越丰富,涉及日常生活、经济、科技、国家大事和全球的重大问题等方方面面,要想猜题押题或是把各种可能的题型都做尽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相对科学的应对之策就是以开放应对开放。日常教学应以教材为根本,尽量结合相关生活实践情境和学科探索情境开展知识的学习和应用。这就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,真正践行陶行知先生“生活即教育、社会即学校、教学做合一”的理念,让学生走向自然与社会的广阔天地,“家事国事天下事,事事关心”,这样才能在知识与生活的碰撞中生成智慧,让思维在实践探索中变得更加开放而深刻。

开放性的教学需要更为广泛的教学资源,可以说,没有一所学校完全具备所需的各种教育资源,但是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引入其他资源,为我所用。比如中科院院士曹晓风前不久在接受中国教育报刊社的融媒体“两会访谈”时介绍,目前中科院系统的很多科研资源可以为中小学教育服务,如开展科普日、开放日活动,开放部分实验室吸收学生做一些科学实验,鼓励科学家走进校园作讲座、指导学生作课题研究,等等。学校当地各类博物馆、科技馆、展览馆、历史文化遗迹等以及周边社区特有的相关资源,都可以成为学校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。这些资源纳入教学,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,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,这样他们在考试中遇到各种新奇的情境设计时,也就不会觉得太过陌生、无从下手了。
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3年03月31日第5版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