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热搜:全力打造鞍山“双减”一流创新工作
来源:鞍山日报     时间:2023-04-03 11:31:31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1月,教育部对全国各省市校外教育监管治理优秀案例进行严格评选,最终《鞍山市创建志愿者督查队,构建“1333防护网”,助推“双减”工作取得实效》案例,被教育部评为全国“双减”工作优秀案例(全省仅3例)。

试点先“行”,效果初显。2021年“双减”政策落地之初,市教育局探索开展“双减”志愿者服务,以铁东区、高新区为试点,探索鞍山“双减”工作特色做法,初步组建“双减”志愿者督查队,共99人,党员占比76.8%,分成14个小组,采取“联查+抽检”“明查+暗访”的方式,对辖区内百余家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不间断巡查工作。至2022年寒假期间,试点区志愿者对辖区内所有校外培训机构、托管班、自习室的宣传实现全覆盖,巡查、督查校外培训机构5338家/次,发现违规问题104个。志愿者督查队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。

应时而“生”,顺势而建。为有效破解全市“双减”工作不断出现的新问题,着力解决教育执法检查人员力量不足等难题,市教育局在先行试点基础上,及时总结经验,召开全市志愿者督查员试点工作座谈会,总结经验,交流研讨,并于2022年5月下发《关于在全市推广教育系统志愿者督查队伍工作模式的通知》和《关于聘用教育系统校外培训志愿者督查员的实施方案》。至此,教育系统志愿者督查队创新工作模式在全市全面推开。短时间内,全市迅速组建形成了一支由258名教育系统校外培训志愿者组成的督查员队伍,成为弥补教育部门“双减”督查检查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,顺应了校外培训监管高频次、常态化检查的需要,起到了全面落实“双减”各项工作任务和及时反映民众需求、快速发现问题等实际作用。

打造1333工作模式,织密监管网。全市统一要求,统一标准,严格志愿者资格,明确职责任务,规范聘用程序,建立志愿者督查员管理制度,实行包保责任制,并向社会公示督查员聘用信息。根据志愿者督查队工作职责和人员特点,全力打造“1333‘双减’防护网”,即组建“1支”由中小学青年党员、骨干教师组成的“双减”志愿者督查队;利用地形熟、人员熟、机构熟的“3熟”优势;实施包地区、包小区、包机构的“3包”联查暗访工作法;采取统一规范执法标识、统一检查步骤、统一检查内容的“3统一”手段。运用“联查+抽检”“明查+暗访”的形式,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全覆盖督查、对每家机构经营行为全面督查。督查队突出重点,把易发生违规培训的地区、小区作为重点监控地区,把群众多次投诉举报的培训机构作为重点监控对象,把寒暑假、重大节日作为重点监控时段,织密校外培训机构全覆盖、立体监控网。

发挥监管作用,助力“双减”工作。全市“双减”志愿者督查队组建以来,充分发挥积极有效作用,紧盯治理难点堵点,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实行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责任到人、不留死角的网格化监管模式,对培训机构比较集中地区、校园周边等重点部位不定期暗访,持续加强校园周边管理,从源头上“管住”学生,坚决抵制无证办学“黑窝点”;紧盯隐形变异、非学科恶意涨价、退费难等治理重难点,开展拉网式督查,及时发现问题,依法依规处置。在寒暑假、“十一”节假日等重点时段,志愿者督查员放弃休息,深入一线,参与督查巡查共7778人/次,排查机构13366家/次,发现并协助查处违规机构352家,取缔无证无照“黑机构”207家。

总结创新经验,获评国家级优秀案例。为肯定鞍山创新典型做法,发挥全国“双减”工作示范引领作用,2022年4月6日,教育部官网以“辽宁鞍山成立志愿者督查队伍,助推‘双减’工作落实”为题,把鞍山这一工作创新作为全国“双减”工作典型案例予以推广报道;5月30日,《中国教育报》以“辽宁鞍山组建‘双减’志愿者督查队伍”为题对鞍山市在“双减”工作中治理校外培训工作新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;8月24日,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副司长陈东升视频连线,专题听取鞍山“双减”志愿者督查队工作经验介绍,并给予高度评价;8月31日,在教育部“双减”工作会议上,时任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冯守权代表辽宁省将鞍山市“双减”创新典型做法作了专题汇报。

鞍山教育系统志愿者督查队成立以来,志愿者督查员已经逐步成为鞍山“双减”工作的宣传员,成为教育部门和培训机构之间的联络员,成为违规培训线索的排查员,成为促进校外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的调研员。通过不断磨合锻炼,鞍山市志愿者督查队进一步发展壮大,已经成为鞍山“双减”工作的优势力量,成为教育综合执法的补充力量,也为鞍山“双减”工作走深走实探索出一条新的工作模式。 全媒体首席记者 沈璐佳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