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夜之间,全民疯狂去杠杆……
来源:杨国英观察     时间:2023-08-19 13:23:11

文/杨国英

大时局的大逆转,

对一代人的金融风险普及,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超过了任何一本经典的金融教科书。

成年后的20多年记忆中,好像没有一个年份,全民有今年这般疯狂的去杠杆卖资产冲动。

过去,大家更倾向于加杠杆买资产。

现在,大家更倾向于去杠杆卖资产。

全民去杠杆卖资产,这在全民财富集中堆砌的楼市,体现得更为直观且更为残酷。

。北京二手房挂牌量相比去年同期超过30%。

。上海二手房挂牌量相比去年同期更是猛增80%。

。深圳二手房挂牌量相比去年同期暴增接近100%。

。广东二手房挂牌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超过40%。

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的全线大增,这无疑是折射出当下中国“含金量”最高区域民众的普遍选择——去杠杆卖资产。

至于二线城市,我就不作太多统计了。

仅以我日常生活的南京为例,过去这些年的南京二手房挂牌量,我差不多是一路数过来的,2019年不到8万套,2020年接近10万套,2021年突破11万套,去年突破13万套,现在接近18万套。

这就是当下中国经济去杠杆之于普遍的一个折射。

在普遍居民之外,无数的企业家阶层,尤其是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家阶层,也几乎均在主动或被动的疯狂去杠杆。

房企的去杠杆,这几年大家都看到了,包括恒大、碧桂园在内的大大小小的房企,这两年几乎均在疯狂去杠杆,但即便疯狂去杠杆,其中几乎80%的房企也还是岌岌可危,最终幸存者应该十不足一。

不仅房企,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,比如做中低端加工外贸的,做房地产配套的,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,这两年去杠杆去得慢的,现在的日子,基本上都是极为艰难。

还有从事金融服务业的,不要说诸如中植系之类的财富管理公司了,即便是一级市场的合规私募,现在也是不如意者十之七八。

这只能说,一个依靠杠杆快速致富的时代彻底结束了。

在过去若干年,中国全社会财富的剧增,中国经济的高速增加仅是一个重要依凭,还有一个关键点,那就是中国全社会财富杠杆的大幅上升,地方政府(包括地方融资平台)的杠杆在大幅上升,企业的杠杆在大幅上升,广大居民的杠杆也在大幅上升。

在经济高速增长叠加全社会杠杆大幅上升之下,一个财富的奇迹诞生了,近乎在很短的时期内(2010-2018年),我们身边,突然出现了无数身价超千万、甚至身价超过1个亿的亲朋好友。

但是,如此群体性的短期财富倍增效应,即便在发达国家欧美经济发展史上,也是极其极其罕见的,甚至可以说,是几乎没有的,要知道,个人身价超千万(假设150万美元以上),这样的群体在欧美的总占比也大概率不超过5%。

而当全球进入超级动荡、当美联储持续向全球新兴经济体(尤其是中国)挥起高利率差的屠刀之后,过去的杠杆之财富放大效应,几乎在一夜之间,陡然逆转成杠杆之财富蒸发效应。

这之于金融投资学,其实就是全社会财富的戴维斯双杀。

所以,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,杠杆越大,风险越大,杠杆越大,自己财富的蒸发速度越快。

所以,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,去杠杆卖资产。

所以,现在,即便是银行利率明显低于过去若干年,即便银行主动低息贷款的电话一个接一个,但是,7月份的信贷数据和社融数据,还是下滑得如此吓人。

去杠杆的过程,其实就是去泡沫的过程。

过去这些年,全社会的泡沫确实比较严重,这折射到中低端制造业,那就是产能的严重过剩,至于全球80%的制造业,仅靠“中国造”就能远远超过全球的总需求,甚至满负荷生产,许多制造业,能够满足全球总需求两倍甚至三倍。

过去这些年,全社会的财富泡沫也确实比较严重,我们的城市,无论是大城市,还是中小城市,其房租回报率差不多在全球所有市场国家中的最低,全球市场国家的年房租回报率差不在4%-6%,而我们却普遍仅有1%-1.5%。

而现在,在全球化仍在加速撕裂之下,在美国仍在全方面扼制中国之下,个人认为,现在全社会的去杠杆、去泡沫,整体还仅仅开始,其距离最终的出清,至少至少还需要五至八年、甚至更久一些。

当然,基于一个长周期而言,当下的全社会去杠杆,这是一个必然。

之于中国经济,现在不去杠杆,未来也要去杠杆,现在中国经济早一天去杠杆,未来中国经济才能够早一天轻装上阵。

之于个体而言,现在去杠杆也没有什么不好,早一天去杠杆,才能早一天学会专注和执著。

去杠杆,本质上,去的是无边的欲望。

去泡沫,本质上,去的是人的泡沫。

再说一说今天的市场。

1,新兴市场危机蔓延,债券违约对冲成本持续上行

8月份,新兴市场资产此前顺风顺水的走势开始逆转,尤其是本周,俄罗斯卢布、阿根廷比索、尼日利亚奈拉、土耳其里拉、菲律宾比索以及印度卢比均震荡下行,并且这场始于外汇市场的新兴市场抛售潮,最近又蔓延至债市。

昨晚,衡量20个新兴经济体平均债券违约对冲成本的指数Markit CDS Index上升至216点,本月累计涨幅已经达到25个基点,有望创出2022年6月以来的最大月度增幅。

在本币债方面,匈牙利、罗马尼亚以及巴基斯坦的本币债券收益率上升幅度位居前列,其中匈牙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四上升16个基点,创下2月以来最大单月涨幅。

在美元债方面,菲律宾的美元债在新兴市场经济体中跌幅最大,为了挽救菲律宾比索,菲律宾央行发表了“鹰派”言论,‘密切关注汇率,将不定期干预市场以履行央行稳定价格的职责’。

此次新兴市场债券违约对冲成本上行,与美元复苏息息相关,美元走强降低了新兴市场本币资产的回报,在美联储鹰派的推动下,美元走强导致MSCI新兴市场货币指数在8月份下跌了1.5%。

此外,新兴市场债券通常会在美债收益率飙升的时候被投资者大举抛售,而本周美国国债收益率全线飙升,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下了15年新高。

2,昨晚,32家科创板公司共同抛出股票回购协议

科创板开板四周年,科创板指数却持续下行一度跌破900点,值此之时,出现了32家科创板公司抛出回购提议,再加上6月以来发布的回购公告,共有51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了回购公告。

在具体公司方面,昨晚宣告回购金额最高的是纳芯微和大全能源,两家公司分别预计回购金额不低于2亿元和4亿元,紧随其后的是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,前者董事长提议回购2-3亿元,后者提议1-2亿元回购。

这一密集回购公告,非比寻常,让我们想到2012年10月底的时候,彼时创业板开板三周年,正好是三年限售期满之际,市场猜测所有大股东要准备减持,因此整个市场瑟瑟发抖,担心创业板减持套现会迎来“洪峰”,创业板指一度被打到585.44点。

然而就在此时,各家公司纷纷站出来宣告,主动延长股份锁定期,创业板也随即见底,从2012年12月5日开始上涨,涨了3年,最后在2015年创出4037点的历史新高。

现在,我们再次“嗅到了熟悉的味道”,科创板上市公司竞相出来启动回购股份,意思很明确,想效仿当年的创业板,让科技股再次“振作”起来,但至于能不能起来,就要看整个基本面给不给力了。

3,宠物保单连续两年增速超80%

近日,众安保险与蚂蚁保联合发布的《2023宠物数字化保险发展趋势洞察白皮书》显示90、95后成为宠物险投保主力,占比超过60%,其中女性占比更高达到70%。

根据蚂蚁保平台数据,2021、2022年连续两年宠物保单增速维持80%以上,已投保的养宠人人均购买了1.2份宠物保险。

随着宠物消费市场的不断增长,宠物保险也随之崛起,2019年,依托宠物行业崛起、互联网平台扩散、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财险公司的投入,宠物保险这一细分领域进入发展快车道,当前宠物保险市场已经涵盖医疗险、责任险、意外险、托运险等丰富产品类型,覆盖宠物全生命周期。

2022年全球宠物保险市场规模为908.4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16.45%,目前国内宠物险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,但国内宠物保险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,渗透率不及1%,对比欧美及日本市场还有着很大的差距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独居群体的不断扩大,当下人宠关系已经从“主从层级”向“伴侣”、“家人”等互动性关系转变,这一关系转变也激发出了更加多元的宠物消费行为,并带来宠物相关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。

4,管理软件巨头用友网络上半年净亏损8.45亿,成为上市22年以来最大半年度亏损

用友网络昨晚发布上半年财报,2023年上半年,用友净亏损额为8.45亿元,亏损同比增加5.89亿元,成为上市22年以来半年度最大亏损,也是单季最大亏损。

用友回应,亏损大幅增加,主要受到收入阶段性下滑影响,以及报告期末公司人员规模较去年多了2111人,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成本、销售、研发及管理费用开支增加。

这里用友提到的‘收入阶段性下滑’,是指用友业务组织模式调整引发的业绩波动,用友此前将主要面向大型企业的高端客户业务组织模式升级,由原来以地区为主的组织模式升级为以行业为主的组织模式。

此次升级对占公司收入比重最高的大型企业客户影响最大,数据显示,公司大型企业客户业务上半年收入为21.5亿元,同比下滑了9.1%,另外,政府与其它公共组织收入、及其云服务业务收入也双双下降。

用友在半年报中表示,此次业务组织模式调整,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升级,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,因此上半年的合同签约、实施交付、收入确认受到较大的阶段性影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升级转换工作的基本完成,公司大型企业客户业务已显现积极信号,该项业务在1-4月同比下滑5.6%,在5月、6月分别实现了7.1%、25.6%的同比增长,7月增速更是高达60%。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